GCP 教學:別怕黑漆漆的指令碼!30 分鐘把雲端主機變成你的「專屬桌面」

為什麼選擇 Google Cloud Platform(GCP)?

Google Cloud Platform(簡稱 GCP)是 Google 提供的雲端運算平台,能讓使用者快速建立伺服器、資料庫、AI 工具以及桌面環境。相較於 AWS 或 Azure,GCP 的介面直觀,還提供新用戶 300 美金免費額度,對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善。

GCP 的優勢包括:

  • 全球資料中心,低延遲
  • 高度安全性與穩定性
  • 免費額度讓你盡情練習
  • 支援多種作業系統(Ubuntu、Debian、Windows)

這使得 GCP 不僅適合專業工程師,也適合學生、自由工作者,甚至只是想體驗「雲端桌面」的使用者。


初學者最怕的「黑漆漆指令碼」迷思

很多人聽到要使用雲端伺服器,第一反應就是「要寫程式?要輸命令?」這正是所謂的「黑漆漆指令碼恐懼症」。

事實上,雖然命令列功能強大,但對於入門者來說,把 GCP VM 變成圖形化桌面會更直覺。這樣一來,你就能像使用自己電腦一樣,開啟瀏覽器、安裝軟體,而不需要記住一堆複雜的指令。


GCP 基本準備:開啟你的專屬專案

  1. 建立 GCP 帳號
    前往 Google Cloud 官方網站,註冊帳號並綁定信用卡(不會立即扣款)。
  2. 申請免費額度
    新用戶可獲得 300 美金額度,足以支撐數個月的練習。
  3. 建立專案
    在 GCP 主控台中建立專案,並命名為 "My-Desktop-VM" 方便管理。

建立雲端虛擬機(VM Instance)

  1. 選擇區域與規格
    建議選擇離你較近的地區(如 asia-east1),CPU 與記憶體可從 e2-medium(2 vCPU, 4GB RAM)開始。
  2. 安裝 Ubuntu
    在作業系統選擇 Ubuntu LTS,這樣後續安裝桌面環境更穩定。

將 VM 變成桌面:安裝 Remote Desktop

  1. 安裝必要套件
    • Chrome Remote Desktop
    • 或 XRDP(支援 RDP 連線)
  2. 設定防火牆
    開啟 3389 連接埠(RDP),或透過 GCP 的網頁設定進行安全控管。

遠端連線到你的 GCP 桌面環境

  1. 使用 Chrome Remote Desktop
    在瀏覽器中安裝擴充功能,輸入金鑰即可連線。
  2. 使用 RDP 工具
    Windows 使用內建「遠端桌面連線」,Mac 可用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。

實際應用場景:GCP 桌面的好處

  • 學生:模擬雲端實驗環境
  • 工程師:隨時隨地存取開發環境
  • 自由工作者:跨國接案,環境一致性高

GCP 成本控管與省錢技巧

  1. 自動關機:避免忘記關閉 VM 造成額外花費
  2. Preemptible VM:比一般 VM 便宜 70%,適合非即時工作

常見問題(FAQ)

Q1:需要很強的程式基礎嗎?
A1:不用,本文教學採用圖形化桌面,完全可以像操作一般電腦一樣。

Q2:免費額度用完怎麼辦?
A2:可以選擇最低規格 VM,每月幾美元即可使用。

Q3:桌面延遲會很嚴重嗎?
A3:若選擇離你近的伺服器地區,延遲幾乎感覺不到。

Q4:可以安裝 Windows 嗎?
A4:可以,建立 VM 時選擇 Windows Server 即可。

Q5:我可以用手機連線嗎?
A5:可以,安裝 Chrome Remote Desktop App 即可。

Q6:GCP 桌面和 AWS / Azure 有什麼不同?
A6:GCP 的免費額度較高,介面更直觀;AWS 與 Azure 功能更齊全,但上手難度較高。


結論:30 分鐘讓 GCP VM 變成你的「專屬桌面」

只要依照本文教學,你不必再害怕「黑漆漆的指令碼」。短短 30 分鐘,就能將 GCP 雲端主機打造成屬於你的專屬桌面,無論是學習、工作還是開發,都能隨時隨地展開。

接下來就是手把手教學與設定語法使用GCP:

使用vncserver建立遠端管理GCP與內容管理系統建置
這篇文章是從頭建立起GCP網站,與遠端連線的方法 1. 使用VNC Server來遠端桌面連線,因為有許多需要修改設定檔需要遠端執行 2. 站臺的建立方式WebServer是用Nginx+Gunicorn ,Python的站臺程式用WagtailCMS
Author image
關於 Richard Zheng
About me 喜歡爬山,瑜伽,溜冰,喜歡新奇的事,最喜歡的還是寫程式帶來的成就感,對於資訊會不斷的出現新事物也能抱持好奇與熱忱。近期開始將學習的心得寫在Blog,發現思路更清晰也加深了記憶。 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
您已成功訂閱 Richard's NoteBook
歡迎回來!您已成功登入。
無法讓您登入。請再試一次。